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名站导航  中国城市  汽车大全  情感频道  实用查询
 汽车频道首页 >> 无限
 品牌:无限
2003 无限 G35 2002 无限 G20 2002 无限 I35 2002 无限 Q45 2002 无限 QX4
 厂商故事[文化]
以“掌握时代脉动”为己任的日产汽车公司,经由人文关怀,透过冷冰的钢材与无盐的塑料,所凝聚的独特企业文化-穿越人类与机械间的隔阂,与时代的脉动共鸣,让驾车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乐趣-Feel the Beat进而开启崭新的“车器”时代。

  不是歌剧院,也不是电视摄影棚,更不是卡拉OK,这里是生产装配作业有百分之九十七进入自动化的日产座间(Zama Plant)汽车生产工厂,利用机械人及电脑控制的“智慧型车身装配系统”(IBAS),一条生产线上,可同时制造八种车型,每月全厂的产能达三万五千辆,而前述的“明星”,则是技术工人为亲密的工作伙伴-机械人取的名字,不但在洋溢著刚性的工作环境中,产生软化作用,也便于彼此分辨。

  这就是以“掌握时代脉动”为己任的日产汽车公司,经由人文关怀,透过冷冰的钢材与无盐的塑料,所凝聚的独特企业文化-穿越人类与机械间的隔阂,与时代的脉动引发共鸣,让驾车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乐趣-Feel the Beat,进而开启崭新的“车器”时代。

  视车如子的造车理念

  车坛有“科技的日产、销售的丰田”的说法,将这家全世界第四大汽车厂,予以明确的定位-科技挂帅。在日产汽车几乎全面自动化的二十几个产业据点上,我们仍然可以隐隐约约的触嗅及这个发源于东北亚现代化汽车厂浓郁的人文气息。

  一九一一年桥本增次郎于东京创立“快进社汽车厂”,就是日产的前身之一,三年后成功的生产了第一辆汽车“DAT”(一九一四年),意谓“疾如兔”。

  一九一九年日产的另一前身-“实用汽车制造公司”在大阪创立,而这两家汽车厂于一九二六年合并为“DAT”汽车公司,如是命名是取三位合作者姓氏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田”-DA、“青山”-AOYAMA及“竹内”-TAKEUCHI而成,竟然与快进社的第一辆汽车名DAT雷同,应是天意注定要携手共进吧。

  新公司的首项成品Datsonx汽车于一九三○年推出,这辆十马力的新车,成为日产汽车始创时期的标竿,由其命名中的“SON”字,显露了造车者视车如“子”,以及“子”孙万代,永续经营的企业理念,多年来升华成“尊重生命、关怀地球”人车一体的造车哲学,实在是其来有自。

  一九三一年专业制造汽车零件的户口铸造公司,取得DAT汽车公司绝大多数股权,力行产业体质精进改革,朝价格与品质都与世界其他车厂竞争而星生产的目标迈进,奠定了一个世界性的汽车制造厂的宏基。次年推出的新车,因为“Son”的日语发音不顺当,而改名的为“Datsun”。

  一九三三年的十二月,户口铸造公司与日本产业公司共同出资一千万圆,创立“自动车制造公司”,继续生产Datsun汽车。次年,公司名称改为“日产汽车公司”,并首次外销Datsun汽车。接著在美国工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位于横滨的日产汽车厂,于一九三五年开始投入运转。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政府命令汽车工业界停止生产民用轿车,改装生产线产制军需品(一九三八年),这其间日产仍有余力,首度外销KD件(一九四○)。但是到了一九四三年战况吃紧,日产奉命结束生产所有汽车,建立吉原工厂,专事生产飞机引擎,为日产跨足航太事业预设伏笔。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战后,日产迅速进入复兴重生的盎然状况,首先恢复专供内销的Datsun卡车生产线,接著吉原工厂也动了起来,产制供应外销的KD件(一九四六年),而最让人兴奋的,是Datsun轿车终于在停产九个年头后,又在装配线上,重新被灌注生命,再次奔驰于街头巷尾(一九四七年)。

  注定要成为汽车巨人的日产,开始发觉日本汽车的质与量,均不如欧美的水准,于是将眼光投射向当时的汽车重镇,英伦;一九五二年获得英国奥斯汀汽车公司(Austin)协助,在日本装配奥斯汀的小型轿车,并赋予A40的编号,拥有-一九七西西、四十二匹马力的引擎,就当时来说,已属“劲”车。一九五四年又推出较迷你的DS-6房车,引擎八六○西西,输出二十五匹马力,是经济型的车款。

  一九五五年,日产首次展现其企业研究发展的潜能与实力,植根于奥斯汀车厂的技术秧苗,终于结出初熟的金穗-110型车系,也就是日产的代表作-“青岛”(Bluebird)车系的前身。虽然使用与DS-6型相同的引擎,但日产在制作技术方面扎实努力,使得整车结构得以精萃完装,性能相对大幅提高。

  果然一鸣惊人,110型轿车,一九五八年参加澳洲“汽车油耗大赛”中,勇夺第一及第四名荣衔,成为国际嘱目的汽车品牌。又在同年的洛杉矶进口车展中大放异彩,赢得第四名,吸引了洛杉矶和纽约市的汽车经销商争相签约代理进口,从此,日产汽车进入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美国。

  一九六○年是日产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代,由于品质管制的成效卓越,日产获颁产业界的诺贝尔奖-“戴明奖”殊荣,确立了日产科技挂帅、品质领军的造车哲学,终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汽车业界,主控常胜超前的优势。同年,日产于洛杉矶成立美国日产汽车公司。次年,日产在墨西哥成立第一家海外制造公司(Nissan Mexicana, S.A. de C.V.,一九六一年),五年后厂房完工,正式生产。这一年(一九六六年)日产与日本太子(Prince)汽车合并。


  日产与太子汽车的结合,意味著日产从房车跃进“跑车”天地的新纪元;日本车迷钟爱的东亚超级跑车Skyline,原是太子汽车旗下的悍将,这部中规中矩的四门房车,竟然在赛道上,超越来自斯图嘉特的名驹-保时捷,勇夺冠军奖杯,而被称为“披著羊皮的狼”,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房车赛中的名骑。融合了太子汽车的造车特质,日产制造了首次供日本皇室使用的豪华房车Nissan Prince Royal。

  日产从一九六八年开始在澳洲装配Datsun轿车,次年日产出口的汽车达到一百万辆。而日产驰名世界的Datsun 240 Z跑车于一九六九年上市时,日产正好安装世界第一台焊接机器人,促使完装品质再上层楼,并于一九七五年达成出口五百万辆新车的佳绩。二年后,更成功的自力开发出世界第一台工业用多臂机器人,大幅缩短工时,减少工作空间,却相对的再提升工作品质,更使得“科技的日产”金字招牌愈加灿然。

  八○年代可说是日产迈向国际化的全盛期,在全世界建立了二十余处设计、研发、生产装配据点。一九七九年在美国加州圣地牙哥设立日产国际设计院。一九八○年与爱快罗密欧汽车公司(Alfa Romeo S.P.A.)在义大利设立合资公司,同时取得西班牙Motor Iberica S.A.的股权。

  一九八一年与西德福斯(Volkswagon AG)公司签订在日本生产VW Santana车款的合约。次年
与美国Martin Marietta Corp签订航太技术合作合约,牵引日产发轫于一九五三年的航太部门再臻新境。


  科技的日产绝非幸致

  设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日产汽车厂(NMMC)从一九八三年开始生产卡车,并执行企业识别计画,使用统一的“日产”(NISSAN)名称标志行销全球,次年,又在英国东北部创立日产汽车厂(NMUK),并于一九八五年开始生产“尖兵”Sentra轿车。在欧洲的日产汽车零件中心也同时开始营运,大大的提升日产在欧洲市场的售后服务能力,贯穿设计、制造、销售,结合成全备的全功能服务系统。

  英国的日产汽车厂(NMUK)于一九八六年开始生产青鸟(Bluebird/Auster)车系。

  而刚上市的Pulsar车系赢得八六-八七年度日本车大奖,可说是双喜临门。

  次年日产国际设计院设计的Pathfinder SE(Terrano)车款,在美国荣获颇具权威的汽车专业杂志4 Wheel & Off-Road Magazine及Four Wheeler选为年度四轮传动车。而设在亚利桑纳州的测试中心,也在这时正式启用。

  循序回顾了日产汽车壮大发展的“正史”,且让我们抽离成功的表象,钻研日产最宝贵的企业本质-强而有力的研究开发能力,不仅确立了日产在全球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使日产以精良的工程品质与专业技术知识在产业界扬名立万。

  俗话说得好,“没有白吃的午餐”,“科技的日产”自然绝非幸致,从一九八○年以来,日产所投资的研发费用,大多占其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左右,如是的投资再投资,自然累积成其他业者无与匹敌的研发潜能,特别是日产研究开发的体制架构建立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及试车等三大环节之上,而负责产品开发研究的部门又分布在日本、美国及欧洲,彼此支援互补,保存产品的区域特色,而发扬光大共同的优质成果,分享事半功倍的成功喜乐与实绩。

  日产在日本的研发设施集中于五个地区:位于神奈川县厚木市的日产技术中心(NTC)是研发系统的“神经中枢”,串连起横滨工厂的引擎设计部、追滨的中央技术研究所及商用车试车场、村山工厂的小客车试车场及枥木的高速试车场。一九五八年成立的中央研究所,则专车进行“未来车”应用技的基础研究,尽可能缩短未来车正式量产的时间。

  为了再增强开发实力的深度与广度,日产于一九八二年三月,将东京的车辆设计部与横滨的零组件设计部,合并组成崭新的日产技术中心(NTC),拥有各种最现代化的设备,如最高风速可达每小时二百七十公里的全尺寸新式气体动力学风洞。由六部大型电脑与六部中型电脑连结五百部图形终端机及六百四十部文字终端机相呼应,而由美国Cary Research超级电脑主控制的CAD系统、室内安全测试仪器、四轮传动实验设施及引擎性能测试设备。


  日产是日本第一家在海外设厂的汽车公司,生产据点遍布全球,也是唯一在欧洲设厂的日本汽车公司,随著日产行销的国际化,因应个别市场需求的研发工作也次第开展,首先于一九八七年二月,日产在比利时布鲁塞尔郊区成立了新的测试及设计机构。次年二月间,位于美国加州圣地牙哥的日产国际设计院及密西根州安阿伯和华盛顿特区的日产研究开发公司,实行“三方加乘”式的支援交流,产生几何级数的研发能力,在全球产业界大放异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产与关系企业-美国Calsnic International Co.协力在亚利桑那州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测试中心,于一九八七年六月完工,除拥有长达九公里的高速试车场外,还可进行高温测试。而预定今年完工,堪称日本最大测试场的日产北海道测试中心,更包括严寒气候测试场、丘陵地形测试场及其他相关设施,使得日产研究开发体制的终端-试车过程,得以“冷热并陈、高低兼顾”,而组合成耐久、安全、不污染环境的高性能新车,不受欢迎也难。

  前(一九九○)年十一月,日产的德国设计中心(NDE)在墨尼黑南方三十公里处成立,不仅使日产在欧洲的研发实力倍增,与日、美、英现有研发机构联线“发功”,祇是时间问题。

  相对于强劲的研究开发机能,是由日产总公司事业发展室主导多角化经营模式,运用日产在汽车及相关技术的专门知识,成功的进入新的事业领域,进而相辅相成,不仅在全球维持高弹性的竞争力,更不断创造满有吸引力的新产品,也提高了企业获利力,以更多的裕力投入再研发的人才及设施,造就绵延不息,永续经营的日产企业生命。

  航太设备、纺织机械、堆高机与工业引擎、船艇与船用引擎是日产在产销汽车之外,从事多角化经营的丰硕成果,由于彼此交换吸收关联的技术经验,并与汽车制造活动紧密呼应,不仅化解了八○年代日产数度面临的营运危机,更厚植企业韧性,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汽车制造厂。


  早在一九五三年时,日产的航太部门即已著手为太空计画宇宙开发而使用的火箭作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工作,四十年来陆续完成开发H-I火箭第三节固体燃料引擎(一九七八年)、引变人造卫星轨道用的远地点推进引擎(一九七九年)。

  而为哈雷彗星国际调查工作而发射的“先驱者”(一九八五年一月)、“彗星”(同年八月)人造卫星,都是日产的M-3SⅡ火箭将它们送入太空轨道的。日产也参与了九○年代初期,美国载入太空站的实验舱制作初步设计图的工作。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日正式成立的日产太空工程公司,则为“科技的日产”完成更上层楼的准备。

  日产于一九五四年开发成功的自动真丝卷线机,在纺织机械业界初展啼声,即成就非凡。十年后又以喷水取代传统的“梭”,研发出“喷水织机”,使纬纱被从梭口射出的水流带到梭道,而完成经纬交织,实在是纺织技术的一大突破,而今行销三十九个国家,将日产拱上了世界最大喷水织机制造商的宝座。

  故事还没完,日产又借助从航太部门固体燃料火箭研发所得的空气动力技术,而制成“喷气织机”,展现的速度及能源效率无与伦比,一九七八年上市后,畅销四十个国家,对提高全球合纤工业的生产力,贡献卓著。近年又开发一种可以织成宽四公尺织物的超宽喷气织机,让“日产”成为健力氏纪录中的光亮字眼。

  而日产从研发汽车科技所得的智慧,则转注于堆高机与工业引擎的开发,只要标明是“日产”的堆高机,运转起来,必定呈现“省油、噪音小、功率大、震动轻、好驾驶、很舒适”的特性,至于制成世界第一台大型货柜自动装载系统,则可视为“日产堆高机群”的同步演出。

  日产研制的工业引擎,从三百西西到四千西西,只要提出需求,即应有尽有,应用的层面从建设、工业,以至于其他机械方面,无所不包。

  自从一九七○年进入船用引擎市场以来,日产研发的船用产品已达三十余种。一九七六年开始制造船艇,一九八○年获得美国J Boats Inc.授权生产J-24型帆船,现今则从渔船到帆船,共产销二十六种船艇。

  太空、陆地、海洋,随时随地都会触及日产企业体散发的盎然生气,人们更经常使用或分享日产不断努力研发的成果,这种源起于日产汽车专业技术的多角化经营型态,在在证实了日产“掌握时代脉动”(Feel the Beat)的造车理念,不但是利人利己的哲学,更是开创“车器”时代的起动马达。


本站首页 | 网站导航 |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联系反馈 |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4-2005 WWW.COM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