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名站导航  中国城市  汽车大全  情感频道  实用查询 返回上页 帮助
 中国城市 >> 安徽省 >> 六安市
行政区划
寿县 霍山县
霍邱县 舒城县
金寨县  
电话区号
0564
邮政编码
237000
推荐企业
暂无收录!
中国·六安  China Luan
地区简介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东北麓,是沟通华东与华中、西南、西北地区的咽喉要道,素有“大别山门户”之称。土地面积3573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是全国较大的县级市。新中国成立后,六安市一直是中共六安地委和六安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是皖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对外开放城市。
    六安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约公元前21世纪,禹王封颛顼之子皋陶(亦作咎繇)于六(Lu,“高平之地”的意思),故门安别称皋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置六安国,封胶东王幼子刘庆为六安王,六安之名自此沿袭至今。宋朝置六安县,后称六安州,民国复为六安县;1979年在六安县城关镇基础上设立六安市,分设六安县、六安市。1992年实行县、市合并,设立新的六安市。
    作为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皖西革命老区,六安是一块革命先烈鲜血染红了的土地。早在1928年5月,就爆发过武涉山农民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许继慎就诞生在六安市石堰乡土门店,并指挥了皖西地区的多次战役;抗日战争初期,江泽民同志的父亲江上青烈士,于1938年春~1939年在这里组织和领导了抗日活动;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元帅亲自指挥了苏家埠战役。1955年~1956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我军将领有34位,是全国九大将军县之一。
    六安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六安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粮、油、麻、茶、竹、木、漆、药材、蚕丝、板栗和猪、牛、羊、鱼、白鹅等,多种大宗农副产品及土特产品。明清时被列为贡品的“六安瓜片”色泽翠绿,味浓清香,是全国八大名茶之一;“皖西白鹅”羽绒纯白,绒朵大,弹性强,有居世界禽绒之冠美称;六安是全国四大麻产区之一,黄、红麻制品已进入深层次开发;近年大量出口的肥鹅肝,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宴席上的上等佳肴。素有“金六安”之称的六安市,境内地下矿产资源蕴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金、铁、铅、锌、磁铁矿、石英石、大理石、膨润土、石油等33种之多,开采前景极为广阔。
    六安市是一麻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工贸城市。拥有纺织、造纸、机械、化工、电子、建材、塑料、医药、汽车、粮油食品等30多个工业门类。国家二级企业长江集团六安手扶拖拉机厂年产6~8马力手扶拖拉机10万台,连续七年在全国同类型产品中销量第一,被国家机电部定为重点推荐机型,出口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长安机器总厂开发的微波电视电话传输设备、光华无线电厂生产的微波分析仪,为国内领先的高科技产品;扬子集团六安客车厂是国家旅游局定点生产厂,生产的中小型客车畅销国内外;国家二级企业、六安轴承厂生产的三类轴承,六安机床厂生产的数控车床,新远纺织有限公司生产的色纺纱,六安纺织厂生产的电机等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上国家和地区。
    六安市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乡镇企业体系。六安市还是皖西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六安市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跃居全省经济“十强”县(市)第7位,粮油产量为全省百强县(市)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建设的速度。管道煤气工程是全国城市煤气节能示范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和完善,中等城市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本站首页 | 网站导航 |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联系反馈 |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4-2005 WWW.COM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