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宣城 China Xuancheng | 地区简介 | 宣城市属安徽省管辖,人口271.2万,面积12340平方公里,辖2市5县。西晋置宣城郡,1980年为宣城地区。
宣城自商周始,即为皖南重镇,著名的范晔,谢眺曾任宣州太守;项羽,朱元璋,李秀成,石达开曾在这里横刀跃马,驰聘疆场;诗仙李白慕名七次遨游至此,留下百篇传世佳作,白居易,杜牧,范仲淹,韩愈,王安石等历史文豪遗踪遍布;宣城还是梅文鼎,包世臣,胡适等古今名人的故里,真是“上江人文之盛收宣城”。
宣城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6℃,年 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无霜期年均约230天。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南 部山丘盆谷交错,北部平原河网密布。水资源丰沛,有水阳江、青大江两大水系以及丰 水期面积达2万公顷的南漪湖。农业盛产水稻、油菜、茶叶 蚕茧.烟叶,芝麻。 等。林业以木竹为大宗,木材、毛竹蓄积量分别超过 1133万立方米和1.5亿根,年采伐量分别 为34.3万立方米和 1233万根。其中广德县毛竹蓄积量居全省首位,全国第七位,被林 业部命名为全国10大竹乡之一’。药作植物有著名的宣木瓜、太子参、名党参等。水产品 中,有古为贡品的琴鱼、恫花色、盛产银鱼、甲鱼、河蟹等,南漪湖还被国家列为河蟹 出口基地。区内矿藏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其中萤石350万吨,石棉8700吨,珍珠岩 339万吨、石墨50万吨,它们的储量均居全省首位。煤炭探明储量 1.9 亿吨,已形成百 万吨开采能力。高品伎石灰石储量162亿吨,适合生产高标号水泥,在宁国港口镇建有 一座年产150万吨现代化的水泥厂。大理石品种齐全,石质优良,储量达1.54亿立方米, 现年开采量9873立方米。石英石、硅灰石以及铜、铝、铁、臼钨百’储量都在省内占有较 大比重。境内盛产为数可观的名特稀优产品,“文房四宝”中的宣纸、宣笔、徽墨三宝出 自这里。泾县是“中国宣纸之乡”。高档名茶遍产各县市、宣州市的敬亭绿雪,泾县的爱 民特尖、涌溪火青,宁国的黄花云尖,郎溪的瑞草魁,广德的太极云毫,族德的天山真 香,绩溪的金山时雨等皆为香著珍品。郎溪县是“中国绿茶之乡”。干鲜果品相山货久负 盛名,蜜枣、板栗、山核桃以及涨猴桃、青梅、香樱、木耳等,都是出口创汇的理想货 源。宁国市是“全国山核桃、元竹之乡”。
宣城,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盛产粮,油,棉,蚕桑;各类名优特产品,茶叶,板栗,蜜枣,青梅,山核桃,香菇,竹笋,猕猴桃,为绿色食品系列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毛竹蓄积量局全省之首。矿产资源储量大,品种多,有萤石,石棉,石墨,珍珠岩,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以及铜,钼,铁等73种,有广阔的开采远景。水产品有古今为贡品的琴鱼,桐花鱼以及河蟹,银鱼等,充分显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源优势。
更引人注目的还是近年来的经济腾飞,机电,汽车,建材,防止,化工,造纸已形成为六大支柱产业,农用运输车,汽车零部件,水泵,水泥,丝绸,纸等重点产品已形成系列化,规模化;全区近2000家以上的工业企业,能批量生产1000多种轻。重工业产品。开发性农业,绿化造林,资源开发和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建成数十项200多万亩稳定,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
第三产业前景广阔,兴建集贸市场80多个,商业网点500多个。科技成果500多项,各类学校2500多所,卫生机构500多个。宣州市在城郊设立了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对外贸易与合作日趋活跃,与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友好往来,制定了土地,金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数十家三资企业办得红红火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