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名站导航  中国城市  汽车大全  情感频道  实用查询 返回上页 帮助
 中国城市 >> 台湾省 >> 台北市
行政区划
台北县  
电话区号
-
邮政编码
-
推荐企业
暂无收录!
中国·台北  China Taipei
地区简介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是台湾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全市面积(包括郊区)272平方公里,全市划为16个区,其中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为市区,内湖、南港、木栅、景美、士林、北投为郊区。现有人口270万,占全岛人口的1/8。台北是历代官府和文化机关的所在地,也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郑成功治台时期属天兴县(后为天兴洲),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隶诸罗县,雍正元年(1723年)属淡水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八里坌(今台北县淡水镇)都司营移驻艋舳(今市境龙山区),乾隆五十年升格为县丞,光绪元年(1875年)属淡水县,钦差大臣沈葆桢奏请在今市境城中区设“台北府”,“台北”之名始于此。1895年日本侵据台湾后,废台北府设台北县,此后行政建制变动频繁,1920年台北始为市。
    自1875年设台北府治,成为台湾北部政治中心,1887年台湾建省时设巡抚衙门,进而成为全台政治中心。1895年日本侵占后,设台湾总督府,成为50年殖民统治中心。1945年台湾光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设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后改为台湾省政府),1949年遂成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政治中心。目前全市设11个区(北投、士林、中山、中正、大安、大同、信义、松山、万华、南湖、文山)和440个行政里。
    台北市开拓始于清康熙年间,1697年硫磺采矿业兴起。1709年闽籍泉州人继而入垦大加蚋(今万华一带),经济日益发展。城市的发展始于艋舳港口开发,由于入垦移民与大陆来往频繁,贸易日盛,1840年淡水河边发展成为有4000多家居民及铺户的市镇。时称为“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舳”的台湾第三大城市。清台湾巡扶驻此后,全台经济中心逐渐自台南转移至此。日侵占时期,城市经济有所发展。1949年后,城市发展较快。特别是1978年以后,市政当局放松了对高层建筑的限制,市区面貌迅速改观。耕地面积现已不足市总面积的20%,从事农、林、渔、牧诸业人口仅占就业人口数约5%,农业除种植水稻外,以蔬菜、瓜果、花卉等为大宗。工业以电机及电器具制造为主,化学及化学制品、印刷等也占重要地位。工商业已成为市内经济的两大柱石。旅游业发展很快。
    台北市交通方便,铁路纵贯,设有4个火车站,高速公路横穿,并有省道、县道、乡道构成高密度公路网。境内松山机场辟有6条航线。
    台北市游览胜地众多,著名的有阳明山、北投等风景区。阳明山风景区包括中山公园、阳明公园、森林公园及温泉等;北投风景区是本省最大的温泉区,以北投公园为中心;阳明山温泉和北投温泉均为台湾四大温泉之一。此外,还有台北公园、木栅动物园、剑潭公园、双溪公园、青年公园、内湖碧山观光营地,以及古迹台北城址和龙山寺、沽水岩、霞海城隍庙、清真寺、行天宫、保安宫、孔子庙、指南宫、碧山寺、关渡宫等寺庙。

本站首页 | 网站导航 |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联系反馈 |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4-2005 WWW.COM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