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宝鸡 China Baoji | 地区简介 | 宝鸡县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的西部,东、西、北三面环绕宝鸡市区,东西长119公里,南北宽68公里,,总面积3082平方公里。全县辖18镇18乡,总人口 71.5万人。县政府驻地貌镇,位于陇海线上,东距西安153公里,西距宝鸡市22公里。
宝鸡建县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古称陈仓,以陈仓山(今鸡峰山)得名,为战国未年秦文公所置。唐肃宗至德二年,因陈仓山有“石鸡鸣瑞”之故,更名为宝鸡县。县址原设于宝鸡市区,解放后迁于貌镇,貌镇古称貌国,为周文王胞弟貌仲的封邑。
宝鸡县自然条件较好。境内山川原皆有,东部属川源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发达,是工业聚集地区、粮油生产区;西部属丘陵山区,是林特产品主产地。全县年均降雨量679毫米,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15 天,全县有耕地103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为油料、辣椒、蔬菜、瓜类等,、林特产品有苹果、水梨、核桃、花椒、板栗、柿子、桑蚕茧、生漆、木耳、木材等,西、南部山区有黄蔑、杜仲、大黄、党参、川苔、半夏、当归、黄苹、防风等五十余种野生药材,渭河、千河、金陵河等十多条河从本县流过,水资源,总量40亿立方米,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10余处, 14个品种。其中大理石、硅石、水泥灰岩、花岗岩、硫铁矿、白云母、地热水等储量丰富,开发前景良好。
改革开放以来,宝鸡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3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5元,粮食总产25.8万吨,油料2693吨,果品7.8万吨、蔬菜8.1万吨、肉2万吨、蛋1.1万吨、奶2.3万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已初步形成了以苹果、花帆蔬菜、蚕桑、奶畜、肉类为主的六大基地,日光温室蔬菜、瓜果、猕猴桃、黄姜等新兴项目已形成规模。全县乡镇企业2.4万余户,形成了机械加工,食品、建村、冶金、化工、纺织、轻工、电子等门类的工业群体。99年,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9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
基础设施齐全,交通,通讯条件优越。陇海铁路横贯东西,甫向有通往“天府之国”的宝成铁路,北向宝(鸡)中(宁夏中卫)铁路在区内接轨,铁路已构成四通局面。连云港至兰州的310国道,西(安)至宝(鸡)的南、中、北三条干线公路和西宝高等级公路均由县境内通过,县扒村际公路纵横交锗,已形成以国道、省道公路为主于、县乡公路为骨架,乡村道路为基础的完整的公路交通网络。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光缆通东西,城乡通讯交换机总容量4.6万门,三座寻呼台省内联网,移动通讯形成规模。全县共有学校 539所,教职工6127人,其中69所市级农村示范小学, 1所省级示范初中。全县拥有卫星接收站45座,电视差转台70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5%。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个,拥有病床 1372张,卫生技术人员1453人,村级卫生组织覆盖率99.9%。
新建立的貌镇经济开发园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区内七通一平、设施齐全政策优惠,西与宝鸡市百里长街相接,将为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