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返回首页
  名站导航  中国城市  汽车大全  情感频道  实用查询 返回上页 帮助
 中国城市 >> 贵州省 >> 六盘水市 >> 盘县特区
电话区号
08682
邮政编码
561628
推荐企业
暂无收录!
中国·盘县  China Panxian
地区简介
    盘县位于贵州西部,具体位置在北纬25°19`36``--26°17`36``,东经104°17`46``--104°57`46``之间。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
    区境历史悠久,有距今约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原名十里大洞)。古为夜郎地,汉属宛温。晋隶宁州,刘宋时置西安县,南齐称西宁县。唐初为训州地,贞观八年(634年)置盘州,天宝后至宋代为于矢部(齐弥部)地。元初置普安路。后升招讨司,继改宣抚司,复为普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卫府并设,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与卫同地分治。后普山府废,普安卫升军民指挥使司(后变废,复称卫)。永乐元年(1043年)设普安安抚司,十三年(1415年)安抚司废,改置普安州。万历十四年(1586年),迁普安州与普安卫同城而治。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析州属三营三里地置普安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普安州为直隶州,十六年改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厅。宣统元年(1909年)改盘州厅。民国2 年(1913年)改盘县。解放后仍为盘县。20世纪60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为开发盘县煤田,于1965年由盘县划出9个公社,云南宣威划出3个公社设盘县矿区(后改称盘县特区)。1970年,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仍名为盘县特区。1985年末,特区辖17个区(镇),93个乡(镇);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28个民族。人口86。4万。少数民族 人口占12.7%。非农业人口占10.9%。
    区境矿藏资源丰富。金、银、铜、铁、铅、锌、汞、石膏、石棉、大理石、冰洲石、煤层气等均有分布。煤的储量为105亿吨,种类齐全,煤质优良,为江南诸省之冠。
    区境农业开发较早。汉代已有铜犁,明代已有多种粮食、蔬菜、水果品种,畜牧业也有所发展。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生产落后,1949年,粮食总产量仅72012吨,农业总产值4320万元。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领导,1984年粮食产量达192747吨。1985年虽然受灾,但粮食总产量仍达146527吨,为1949年的206%。城关镇海子的玉米被列入全国玉米品种志。地方自创的“普古大黄”玉米优良品种,不仅在全县得到推广,还推广至兴义、普安、水城以及云南省的宣威、富源等县。蔬菜生产快速发展,1985年产量达1009万公斤。40年代始种烤烟,1949年产量2.5吨,至1985年总产量达1694.3吨。1985年全区水果总产量2807吨,是1949年298吨的942%。区境历史上未有的苹果、西瓜、草莓等,自20世纪70年代后,均栽培成功,产品上市供应。大牲畜存栏数,1985年达171145头(匹),是1949年71744头的239%。1985年年末生猪存栏数25.3万头,是1949年6.5万头的389%。蛋产量1985年达992吨。水产养殖1985年达21.2吨。养蚌育珠成功,创高原淡水养殖的先例。1985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4008万元,是1949年的324%。80年代初,乡镇企业发展方兴未艾,1985年6015个企业完成总产值10244.5万元,为贵州省乡镇企业突破亿元大关的3个县之一。

本站首页 | 网站导航 | 合作伙伴 | 广告投放 | 联系反馈 | 设为首页 | 法律声明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04-2005 WWW.COM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