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巴中 China Bazhong | 地区简介 | 巴中市地处四川东北部,1993年10月建立地区,2000年12月28日挂牌建市,辖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有284个乡镇、2355个村、14688个社,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总人口339万,是当年中国革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
巴中市被誉为镶嵌在大巴山南麓的绿宝石,盛产水稻、小麦、玉米等10多种粮食作物和蚕茧、柑桔、烟叶、芦笋等500多种经济作物以及桔梗、沙参等200多种各贵中药材。农村经济狠抓“池园经济”为特色的文明新村建设。为解决群众温饱,从着力狠抓以增粮、兴畜、植树和治水为主的“四大工程”到以治水为中心、“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为特色的池园经济建设,农村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市拥有水利工程1.7万处,蓄水量由93年的1.1亿方增加到1.27亿方.在连年旱灾的情况下,农民人均产粮稳定在500公斤.在加快农民越温致富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以池园经济为特色、“五改三建”为内容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即以“水”为中心,庭园、田园为两翼,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销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同时与文明庭院建设相结合,实行整体开发,综合利用,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又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全市池园多经收入人均达800元,40%的农户靠池园收入实现了越温目标。全市文明新村已达341个,占村总数的42%,社达44.6%,户达22%。
巴中市已初步形成了纺织、食品、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和生丝、罐头、分割猪肉、轻纺织品等20多个工业门类。有巴山食品罐头有限公司、丝绸厂、棉纺织厂、制药厂、电力集团公司、轻机厂等42家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可生产近1000个产品。棉纺织厂等8家国有集体企业资产重组后,工业总产值达到6.98亿元,增长1.2%;99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减亏1268万元。自93年以来,全市先后引进29家外商,引进项目33个,资金3.8亿元,对外开放领域已从工业扩展到商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和教育、卫生等领域。巴中是川东北商品集散中心,全国各地商贾去集巴城,活跃了城乡市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市个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由93年的7421户发展到目前的3万多户,私营企业120户,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长12%;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完成利税财政收入的34.7%。
巴中市建市六年来,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苦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经济社会事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1999年与建市时的1993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由9.97亿元增加到17.27亿元,增长73.2%;地方财政收入由5290由元增加到8834万元,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由563元增加到1407元,增长1.5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0.94亿元增加到6.6亿元,增长6倍。97年底在全省首批实现脱贫越温达标,为“巴中经验”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