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北海 China Beihai | 地区简介 | 北海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南北西三面环海,东与广东接壤,东南与海南隔海相望,背靠云贵川,面向东南亚;地势自北向南倾斜,东北、西北为丘陵,南部沿海为台地和平原,沿海多滩涂,市区南北狭、东西长、呈犀牛角状。
北海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汉朝以前,为“荆州国境”,百越的扬越、络越和南越西瓯象郡属地。汉至民国,除因合浦县更名外,长期隶属于合浦县;1950年至1955年,先后为广东、广西的省辖市;1955年至1965年,先后为广东的地级市、县级市、人民公社、县级镇;1965年以后,为广西县级市,1983年为地级市,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北海自然资源丰富,以“渔米之乡”驰名南国,以“南珠之乡”蜚声中外。境内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盛产水稻、花生、黄红麻、甘蔗、蚕桑、是广西油料、黄红麻、蔗糖、蚕桑基地;亚热带水果种类繁多,主要有龙眼、荔枝、木菠萝、芒果、香蕉等;森林面积7.87万公顷,其中桉树3.5万公顷,可为发展粘胶纤维提供丰富的原料。
北海海岸线长而曲折,港湾水道多,航道阔直,水深浪平,多有天然屏障,可建1万至5万吨级泊位200多个,10万至20万吨泊位20多个。
北海石油、天然气和矿产储量丰富,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为2256万吨和350亿立方米;石英砂、钛铁、陶土储量分别为3000万吨、126万吨、1.89亿吨。
北海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北部湾渔场有500多种鱼类,持续资源量65~67.4万吨,年最佳可捕量为35万吨,产量较大的是鱿鱼、墨鱼、石斑鱼、对虾;沿海盛产珍珠、牡蛎、海参、文蛤、青蟹,其中“合浦珍珠”凝重硕大,晶莹圆润,光泽持久,素为“南珠”之首。此外,中国鳖、海蛇、海马、海牛等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也较为丰富。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2年以来,北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近几年来,北海积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先后被列为广西区机构改革试点、全国机构改革联系点、全国土地使用制度与土地市场建设联系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联系点、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广西区建筑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改革,旧的经济体制逐步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北海城市建设已初具现代化都市的雏形。交通运输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目前,拥有4个万吨级泊位,港口吞吐量由1984年的48.3万吨增至262万吨;南北二级公路、钦北铁路、市区至铁山港一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北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进展顺利;14条宽50米以上总长160公里的城市主干道基本建成通车。全市城乡实现电话程控化,开通了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邮电通讯名列全国地级城市百强第10位。水电供应充足,现有一条110千伏和两条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一座自备调峰火力发电厂;城市日供水量为28万立方米,正在建设一个30万立方米的水厂,以满足生产和生活迅速增长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