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衡东 China Hengdong | 地区简介 | 衡东县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南,居湘江中游衡邵盆地与醴攸盆地之间。地理座标为东经112°45'~113°17',北纬26°47'~27°27'。总面积1926平方公里。东邻攸县,南毗安仁、衡南,西濒湘江,与衡山隔水相望,北与湘潭、株洲接壤,地形酷似雄鹰凌空。境内河道纵横,水系发达,共有江河溪港169条,其中湘江蜿蜒于县西85.1公里,成为县境西部的天然分界线;洣水流贯东西83.9公里,将县境南北自然分开。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日照充足、降水充裕、水热基本同季的特点。年日平均气温17.9℃,年内最高气温39.9℃,最低气温-2.6℃;年平均降水量1301毫米。
据已出土的古文化遗址表明,衡东地域早在55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就有先民在湘江、米水沿岸栖息定居,开创了古代灿烂的农耕文化。至公元前15世纪的商朝中叶,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衡东地域由新石器时代步入青铜器时期。至战国中期,随着楚文化的南移,进入铁器时期。明朝中叶,衡东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先后创办了多家书院。元、清两代曾出过状元何克明、彭浚,探花谭鑫振等。战国中期楚悼王时期(公元前401至前380年),衡东地属楚国版图。公元前201年秦统一中国,衡东地域始有建制沿革。自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至1966年属衡山县。196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160次常务会议决定,析衡山县湘江以东行政区域设置衡东县,以其境位于衡山之东而得名,隶属衡阳专区。1984年衡阳地、市合并后,隶属衡阳市。现辖11个建制镇、13个乡。全县总人口为65.14万,其中回、苗、维、满、白、壮、瑶、藏、彝、布衣、土家、侗等1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人口的0.16‰。
衡东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优势潜力。(1)地理位置优越。衡东县地处湘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区域中心位置,历来就是湘中东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京广铁路纵贯县境南北,并设有5个停靠点,其中衡山火车站为三等级车站,是到南岳旅游的必经之地。境内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通车里程1470公里,每平方公里公路长度居全省第6位。衡山湘江大桥于1995年底竣工,107国道从衡东分流而入赣南、粤北,建设中的京珠高速公路从衡东穿境而过。湘江、米河四季通航,可行驶千吨级船舶下抵洞庭湖入长江;投资18.95亿元的大源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动工兴建,竣工后,千吨级船舶可上溯衡阳。距 城仅50公里的衡阳机场班机可直达广州、武汉、桂林等城市。水、陆、空立体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使衡东的地理位置日显优越。(2)物产资源丰富。土地资源。衡东县共有土地面积289.93万亩,其中山地面积53.84 4万亩,占18.74%;丘陵面积86.535万亩,占29.96%;岗地面积69.405万亩,占23.92%;平原和水面79.113万亩,占27.38%。实有耕地面积50.52万亩,其中水田45.01万亩,旱土5.51万亩。森林资源。在全县土地面积中林业用地有165万亩,至1992年已消灭宜林荒山,1996年实现全面绿化。1997年底,全县实有经济林621495亩,用材林419181亩,特种用材林951亩,楠竹80823亩。立木积蓄量141.67万立方米,立竹1089万根。水资源。衡东县共有水资源总量299亿立方米,可用于灌溉、航运和发电。1996年由国家投资,在湘江兴建大源渡大型水电站,设计装机6台,装机总容量12万千瓦。生物资源。衡东县植物资源丰富,全县共有木本植物80科524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29种,被子植物73科459种。稀有珍贵树种有桢楠、白玉兰、冬桃、茶花、杏、飞蛾楠、伞花木等。衡东境内被子植物禾本科的毛竹资源丰富,集中于四方山林场及南湾乡的江东、茶旺、塘江等村,成片竹林,亩均立竹高达116根,为全省之冠。药材类有何首乌、土茯苓、金银花等300余种。草类有水浮莲、水花生等40多种饲草和牧草。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饲养家畜有猪、牛、羊等。饲养家禽有鸡、鸭、鹅等。现存野生动物,兽类有獐、麂、野牛等。飞禽类有野鸡、竹鸡类。鱼类共有7目、17科、62属、84种。矿物资源。已探明的金属矿藏有铅、锌、锰、砂金、银等10余种,非金属矿藏有瓷泥、萤石、石英石、硫磺、石灰石等20余种,其中钨、金、银、萤石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3)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作为湘南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和全省三个综合改革试点县之一,衡东县不仅享有“内陆的前沿,前沿的内陆”的区位优势,更享有国家和省批准的一系列税利、土地使用出让、服务保障等方面的投资优惠政策;在交通发达的同时,县内电力较为充裕,自成水电网络,年发电量达1.4万千瓦时,湘江大源渡枢纽工程竣工后,衡东县能源将进一步得到保证;邮电通讯便利,数字程控电话可直拨国际国内;县城和主要集镇的基础设施基本齐全,能为国内外宾客提供良好的食宿和游乐服务;县新塘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来,执行特殊政策,实行封闭管理,软硬环境改善达到了一定水准,已吸引内外资金2.5亿元,开发土地近1平方公里,引进项目62个,形成了年产值2亿多元的生产经营能力,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衡东县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综合实力大为增强。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30.30亿元,财政总收入1.1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先进县、全国水电经济先进县、全县油茶低改先进县、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百强县。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很大成就。衡东人民将以崭新姿态跨入21世纪。 | |